道教典籍《坐忘论》

- 编辑:ypzwk964ndk -

道教典籍《坐忘论》

道长(\/信:)介绍道教典籍《坐忘论》是一部修道明理、入室炼养的道书,其书卷首说:“人之所贵者,生也;生之所贵者,道也。人之有道,如鱼之有水。”这就是说世间 第一件可贵的事,就是生存在世间,最可贵的是明道修真。人在道中,如鱼在水中一样。人离不开道,人以呼吸寄生,吐故纳新,无时不在道中。

本论“坐忘”之 旨:“离形去智,同于大通,是谓坐忘。夫坐忘者,何所不忘哉,内不觉其一身,外不知乎宇宙,与道冥一,万虑皆遣。”按修习次第,《坐忘论》分《信敬》、 《断缘》、《收心》、《简事》、《真观》、《泰定》、《得道》7章。另有石刻本神形《坐忘论》。

第二种《坐忘论》指名道姓地说七阶《坐忘论》为道士赵坚著(晋魏隋唐时期道士,具体年代不可靠),批评七阶《坐忘论》讲的不是坐忘,是坐驰,认为真正的坐忘是长生修炼的基础,长生修炼应当形神俱全。此种姑且称之为形神《坐忘论》。

《坐忘论》,司马承祯撰,一卷。全书分「敬信一」、「断缘二」、「收心三」、「简事四」、「真观五」、「泰定六」、「得道七」等七部分,也就是修道的七个步骤和层次,集中讲坐忘收心、主静去欲的问题。

认为学道之初,要须安坐,收心离境,不著一物,入於虚无,心於是合道。因为境为心造,只有收心,使其一尘不染,超凡脱俗,才能向「静」和「虚无」的心体回归。其主静说对後来宋代理学家影响极大。「坐忘」说初见於《庄子·大宗师》,後经魏晋玄学与道教加以发挥,如道经《洞玄灵宝定观经》即讲定心,「灭动心不灭照心」,。

在唐代修炼外丹的风气中,司马承祯结合老庄思想,吸取吸收儒家的正心诚意和道家清静止水思想,力倡「坐忘」,在道教由外丹转向内丹的进程中起了重要理论作用,对後世道教内丹学也有一定影响。

阅读推荐:

打胎后怎么超度
超度亡灵的最佳时间
如何才能知道灵婴已经超度成功?
灵婴真的存在吗?灵婴的由来
灵婴复仇事件,真实案例!
堕胎20年了灵婴还在吗?

 

replace_img

 

本文标签
本文来源网络收集或网友投稿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果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